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政协工作 -> 社情民意 -> 第十二届委员会
借鉴浙江“共富工坊”经验 破解宁夏乡村发展难题
2025-08-06 09:20:38   来源: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研究一室

  民建宁夏区委会、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反映,“共富工坊”作为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的重要创新成果,通过工农互促、以城带乡、以商活村的变革重塑,成为深化强村富民的创新之举,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高效流动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载体,这一经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。通过“共富工坊”这一“小切口”,可以整合资源、搭建平台、创新机制,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,将零散的生产要素集聚起来,将单一的产业环节连接起来,形成联农带农、促农增收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,有效解决我区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层次较低、产业链条不完善、市场对接不畅、群众增收不明显、部分扶贫车间运行不畅等问题。

  建议优化顶层设计。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鲜明导向,借鉴浙江省出台的《关于强化党建引领推进“共富工坊”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通过“区市县乡村”五级联动,各级部门横向协同,形成党委牵头统筹、部门联合帮促、乡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。以村社党组织为重点,找准联建单位利益契合点、需求连接点开展精准结对。加强村党支部、村委会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、村监会“四位一体”运行机制建设,确保“共富工坊”规范运营,保障村民利益。

  扩大共富范围。全面摸排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,针对劳动能力、劳动意愿建立不同薪资、不同工种、不同产业的“共富工坊”。围绕“整合资源强增收”,提高场地、订单、人力等要素的统筹效率,精准对接供需双方,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的优化与再配置。各地深入调研本地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与市场需求,实行“一镇一方案”“一村一研判”,找准“共富工坊”产业定位,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。如,进一步扩大庭院供给,走特色规模发展之路;尝试让农民承担本地工业园区、花卉产区等所需的部分零部件产品制作等。

  优化发展环境。加快“互联网+城乡供水”示范区建设,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,规划建设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,提升物流配送效率。尤其是加强数字乡村建设,推进“共富工坊”数字化转型,搭建电商销售平台,拓展产品销售渠道,降低运营成本。围绕“共富工坊”建设、运营的全流程,加强星级奖补、贷款贴息、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,打通政策审批绿色通道,设立专项贷款,增加补贴维度,加大补贴力度,创新“共富工坊”扶持政策,打通“低收入家庭+共富工坊”帮扶渠道。

  健全利益联结。通过与优质工坊、闲散农户之间的合作,建立供需配对服务平台,有效缓解我区民营企业“招工难”“用工荒”的问题。推广“支部领办合作社+村企联建+村民入股”模式,让村民以土地、劳动力、资金等入股“共富工坊”,参与生产经营,享受分红收益。借助部门、企业、村社等多方力量实现技术引进、产品培育、农旅融合、产销一体等目标,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,共同打造“共富工坊”特色品牌,提高村民工资性收入,确保村民在“共富工坊”发展中真正受益。 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